推荐机场
Recommended airport 查看更多
北京/首都机场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Beijing Capital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PEK,ICAO:ZBAA),位于中国北京市朝阳区,西南距北京市中心25千米,南距北京大兴国际机场67千米,为4F级国际机场,是中国三大门户复合枢纽之一 、环渤海地区国际航空货运枢纽群成员、世界超大型机场。
全国机场TOP10
Top 10 airports nationwide
1
北京/首都
北京-北京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简称“首都机场”)地处东经116°35′04″,北纬40°04′48″,位于北京市区东北方向顺义区境内,距离天安门广场25.35千米,是中国的空中门户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被誉为“中国第一国门”。 首都机场建成于1958年,是国内第一个拥有三座航站楼、三条跑道(1条4E级跑道、2条4F级跑道)和双塔台同时运行的大型航空枢纽,共有远近机位389个。截至2018年,共计105家航空公司入驻首都机场运行,通航65个国家和地区,具有国内(含地区)航点160个,国际航点136个。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首都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从1978年的103万人次增长到2018年突破一亿人次,成为继美国亚特兰大机场后,全球第二个年旅客吞吐量过亿的机场。
2
上海/浦东
上海-上海
浦东国际机场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毗邻东海之滨占地面积近60平方公里,距离市中心约32公里,距虹桥机场约40公里,于1999年9月16日建成通航。 根据上海航空枢纽建设总体规划和功能定位,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作为国际大型复合枢纽机场,主要承担着国际航线、国内主要干线航班的起降,是上海航空枢纽建设的核心载体,肩负着代表我国民航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使命。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现有2座航站楼、4条在运行跑道。旅客吞吐量从2000年的554.37万人次快速增长到2018年的7400.63万人次,年旅客吞吐量连续三年全球排名第九,货邮吞吐量从2000年的21.59万吨快速增长到2018年的376.86万吨,年货邮吞吐量连续十一年全球排名第三。
3
广州/白云
广东-广州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位于广州市北部,距离广州市中心约28公里。 作为国内三大航空枢纽之一,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明确的国际枢纽机场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具有覆盖东南亚、连接欧美澳、辐射内地各主要城市的天然网络优势。目前,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拥有两座航站楼、三条跑道、标准机位273个(含FBO),飞行区等级为4F标准,可满足A380等大型宽体客机起降及停放需要。航线网络已覆盖全球220多个通航点,其中国际及地区航点近90个,已有近80家中外航空公司在此运营。 从白云机场出发,2小时航程可以覆盖中国西南、华中、华东地区,4小时航程可覆盖中国以及东亚、西亚、南亚、北亚地区,12小时航程可覆盖全球主要城市。2018年,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6974万人次、全球排名第13位,其中,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1731万人次,同比增长9%。
4
成都/双流
四川-成都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位于“熊猫故乡”——四川成都的西南郊,距市中心16公里,是中国大陆第四大航空枢纽港。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前身是1938年始建的成都双桂寺机场。1956年,中央军委总参谋部批准将成都双桂寺机场划归民航使用,并更名为“成都双流机场”。1987年,成都双流机场作为中国民航第一家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财务计划包干的改革试点企业宣告成立。1995年,更名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四川省是中国西部大省,是支撑“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纽带与核心腹地。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作为四川的空中门户,拥有中西部地区洲际(远程)航线最多、唯一覆盖全球五大洲的航线网络,国际航空枢纽初具雏形。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从1987年的109万人次增长到2018年的5295万人次,已成为继北京首都、上海浦东、广州白云之后,中国内地第四个迈上5000万台阶的机场。
5
深圳/宝安
广东-深圳
作为深圳城市的航空门户和多式联运的综合交通枢纽,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下称“深圳机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中心,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明确需加快建设的国际航空枢纽。 深圳机场距深圳市区32公里,占地面积24.5平方公里,第三跑道填海完成后将达28平方公里,拥有飞行等级为4F的跑道,可满足目前全球最大型客机起降,拥有被誉为“最美航站楼”的T3航站楼。 深圳机场是中国境内集海、陆、空、铁联运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国际空港。截至2019年5月30日,深圳机场客运通航城市将达到180个(国内126个、国际50 个、地区4个),其中国际客运通航城市洲际城市21个,全货机通航城市34个(国内18个、国际15个、地区1个)。在深运营的航司共有50家,其中基地航司6家,分别是深圳航空、南方航空、海南航空、东海航空、春秋航空、顺丰航空(货运)。深圳机场码头已开通至香港、澳门、中山、珠海的水上客运航线,机场区域已有地铁、穗莞深城际铁路贯通,机场东片区已规划建设高铁站,未来深茂高铁及新增的多条城市地铁将穿行于深圳机场。此外,深圳机场在粤港澳大湾区运营32个异地城市候机楼。 深圳市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机场集团”)是深圳机场的管理机构,于1989年成立,是深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监管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深圳机场集团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20亿元,主营业务有:航空港(含配套码头)投资建设与经营;航空客货运保障、综合配套服务及经营管理;航空城政府配置土地综合开发及临空产业投资运营。深圳机场集团拥有上市公司1家(深圳市机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深圳机场股份”,股票代码:000089),全资子公司5家,分公司2家,控股、参股子公司7家。 当前,深圳机场正依托深圳“特区、湾区、自贸区”三区叠加的独特区位优势,积极发挥作为城市“动力源”的作用,全面落实国家战略,全方位打造面向未来的高水平国际航空枢纽,全力构建“客”(旅客服务)、“货”(货运业务)、“城”(临空经济)三大业务为主体,以“人”(人才建设)、“智”(数字化转型及智慧机场建设)为支撑的发展战略。
6
昆明/长水
云南-昆明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东北24.5公里处,由云南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运营管理,为全球百强机场之一 。2008年12月5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正式开工建设。2011年5月1日,国家民航总局正式批复定名昆明新机场为昆明长水国际机场。2012年6月28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正式启用。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建设是中国国家"十一五"重点建设工程;国家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省特大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承担着实践国家民航强国和云南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战略的重大使命,其定位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和连接欧亚的国家门户枢纽机场。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建成使昆明将成为继北京、广州、上海之后中国第四个拥有国家大型门户枢纽机场的城市,对于优化国家机场战略布局、促进云南经济发展和提高现代新昆明中心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7
西安/咸阳
陕西-西安
安咸阳国际机场位于古城西安的西北方,距市中心钟楼27.2公里,是我国北方地区仅次于首都机场的第二大航空枢纽,是民航局重点建设的国际枢纽机场,也是西安开放平台建设的重要支撑。1991年,西安机场正式通航,2008年,西部机场集团与德国法兰克福机场、中国航空机场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出资成立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成为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外合资机场公司。 近年来,西安机场持续高速增长, 过去5年旅客吞吐量由2604万人次增至4465万人次,年均增幅11.4%,平均每年净增370万人次旅客量,发展速度始终保持全国十大机场前列。2018年,西安机场排名上升至全国第7位、全球第44位。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快速推进和陕西省“三个经济”建设的深入实施,西安机场作为丝绸之路起点的大型国际机场,枢纽作用和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
8
上海/虹桥
上海-上海
虹桥机场始建于民国1921年3月,位于上海市西郊,距市中心人民广场13.5公里,占地面积约9平方公里。新中国成立后,虹桥机场列为军用机场,1963年10月扩建为军民合用的国际机场,1972年转为民航专用机场。 根据上海航空枢纽战略规划,虹桥机场在枢纽结构中发挥辅助作用,以点对点运营为主、国内-国内中转为辅,同时承担城市和地区通用航空运营机场的功能,并保留国际航班的备降功能。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现有2条跑道,2座航站楼。虹桥机场旅客吞吐量从2000年的1213.95万人次增长到2018年的4362.8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从2000年的49.23万吨小幅下滑到2018年的40.71万吨。
9
重庆/江北
重庆-重庆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以下简称“江北机场”)位于中国中西部唯一直辖市重庆市郊东北,距离市中心21公里,是全国十大国际航空枢纽之一。 江北机场建成于1990年,运营近30年来,伴随改革开放的浪潮,吹响奋进的号角,迈着坚定的步伐,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阔步向前。随着国家和地方经济的高速发展,依托重庆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区位优势,江北机场分别于2007年、2012年、2015年、2018年连续突破1000万、2000万、3000万、4000万人次旅客吞吐量大关。
10
杭州/萧山
浙江-杭州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东部、钱塘江南岸,距市中心27公里,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内区域性枢纽机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也是浙江省的门户机场、浙江省机场集团下辖省内“一核双枢六连”的核心枢纽机场和中国•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重要依托。机场2000年12月28日建成通航,2006年12月与香港机场管理局合资合作,成为中国内地首家整体对外合资的机场。依托浙江省及周边地区旺盛的航空市场需求,机场运营以来运输生产迅猛增长,已成为内地第十大客运机场、第六大货运机场和前五大航空口岸。2007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千万人次,2009年起跻身全球机场百强,2018年完成旅客吞吐量3824.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64.1万吨,分别排名全球机场第56位和47位。截至2018年底,机场占地10平方千米(约15000亩),拥有3座航站楼(总面积近37万平方米)、2条跑道、175个机位、49座登机桥,飞行区等级为4F级,可以保障A380飞机全重起降。